2020-05-16 08:55:17
3094
近兩年來,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,城市功能不斷延展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作為一種現代化、集約化的城市公用基礎設施,就像是建在地下各種管線的共同“房子”,將電力、通訊、燃氣、供熱、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于一體,統一規劃、設計、施工和維護。建設地下綜合管廊,意味著城市居民的各項市政公共服務更有保障,更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“生命線”。
一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通信需求及痛點
1、人員多部門交叉通信
排水、照明、通風等設施設備,全部由綜合管廊不同工作人員自行開展日常運行維護等工作。復雜且龐大的設備設施管理工作,同時還需滿足部門的施工、調試、維修、巡檢等多個部門的日常通話,各個組獨立通話、互不干擾,使得人員通信負擔加重。
2、基站成本高、聯網困難
綜合管廊一般設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面,其埋深較淺,一般在1.5米左右。由于管廊分布于市區各個地方,并且都是處于信號屏蔽比較嚴重的地下,對于無線通訊信號的引入,單獨布置基站設備面臨成本高、聯網困難等問題。
3、管理協調難度大
綜合管廊涵蓋管廊主體維護、設備設施養護、管線入廊管理、管線安全監督與管理、環境衛生管理、應急管理、施工管理、定期保養、巡查監控、安全隱患排查在內的全生命周期運營管理規范,龐大的數據和部門規模,加劇了綜合管廊的管理和協調難度。
4、傳統巡檢系統存在問題
傳統的管廊巡檢系統相對落后,存在安全隱患。巡檢人員通常一手持巡檢棒,一手持對講機,造成行動及工作不便。信息更新不及時的問題同樣存在,記錄的數據僅僅停留在“簽到”上,沒有和具體的業務結合,只能做到事后監督。當記錄數據多的時候,大量巡檢信息保存不便且容易丟失,信息查詢不便,不能做到及時快速調取,效率低下,應用面窄。
二、北峰8100 SDC智能城市綜合管廊系統解決方案
北峰8100 SDC智能城市綜合管廊系統基于管廊通信需求,融合智能IP互聯、移動監控、RFID技術識別等技術,實現靈活編制和有序序運行海量歷史信息,還原調度管理的每一時刻。從而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維護與管理提供多維度數據聯動監管、動態數據實時監測、異??焖僮R別響應,全面保證綜合管廊的高效運轉。
智能IP互聯,滿足多部門跨區工作
系統通話智能IP互聯,可跨站單呼/組呼多站點的中繼級終端,能夠覆蓋整個主城區的基站,提供多個通訊組,滿足施工、調試、維修、巡檢等多個部門的工作需要求。管理人員可通過管廊可視化系統對現場的人員、設備、環境等精確感知與精細化管理,實現基于人員位置數據的遠程調度指揮,實現異常事件的快速響應,降低報警事件的安全隱患,大大提高人員工作與管廊運行效率。
融合通信網關,管廊內信號均勻覆蓋
北峰8100 SDC智能城市綜合管廊系統覆蓋整個管廊,滿足地面與管廊內的無盲區通訊。利用地面架設的定向天線將無線信號接入到無線開路直放站,把無線信號接入到地下管廊,可以實現多種不同網絡的互聯互通,滿足用戶的異網通信需求,達到管廊內部信號的均勻覆蓋。
終端智能化調度,數據集成管理
目前,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從管線入廊、人員進出到設施設備運營維護都采取了流程化管理。北峰8100 SDC智能城市綜合管廊系統除了基本的單呼、組呼、全呼等呼叫功能,還具備后臺調度、巡檢、定位功能;整個系統利用原有系統的的信號源,達到地面、地下以及調度中心之間的統一調度、統一通訊??蛻舳思爸笓]坐席調度臺可以對系統內的終端進行指揮調度,實現文本信息、定位監控、移動監控、語音監控、切換信道、虛擬巡查點設置等數據管理。
有源RFID技術,簡化巡檢流程
為了使管理人員能夠及時了解、準確掌握本崗位的生產動態,控制處理跑、冒、滴、漏等各類安全隱患險情,實現真正的巡檢智能化。北峰8100 SDC智能城市綜合管廊系統采用有源RFID技術,創新地將對講機與RFID技術結合在一起,通過具有RFID功能的終端構建集群巡檢、路線、回放等功能,能夠大大簡化巡檢人員的巡檢方式。